揭秘海南会文镇:隐藏的种苗谷与佛珠王国,你绝对想不到的宝藏之地!
你知道吗?在文昌市东南部,有一个神秘的小镇——会文镇,它面积135.6平方公里,河流蜿蜒,海岸线长达23公里,更是著名的侨乡,拥有5万多华侨遍布全球!
海水养殖业是这里的王牌产业。经过20年发展,会文已成为闻名遐迩的“种苗谷”,虾、鱼、螺苗场在冯家湾一带蓬勃发展,是中国最大的海水种苗生产基地。同时,会文还是中国佛珠小镇,星月菩提产量占全国80%,产业从小而散迈向高质量特色化。2015年,它入选海南省首批互联网产业小镇,经济活力爆棚!
2014年,会文镇被定为全国重点镇;2017年,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特色小镇;2021年,夺得海南省文明村镇荣誉。2022年,全镇生产总值高达29.55亿元,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.66亿元,发展势头强劲!
历史沿革
清嘉庆十二年(1807年),建圩。民国时期属第二区,1949年后几经调整,1987年正式设为会文镇,1995年完善村委会和居委会设置。
地理环境位置境域会文镇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南部,东傍南海,南接琼海市,面积135.6平方千米。
地形地貌地势西高东低,西北和南部为丘陵,海拔30米,东部半丘陵地带海拔10-20米。
水文主要河流石壁河(白延河)发源于蓬莱镇,海岸线23公里,海洋资源丰富。
土壤土壤类型多样:砾棕色沙壤土、河流冲积土和红色粘壤土,支撑多元农业。
自然资源水资源浅层地下水有限,曾因海水倒灌面临挑战。但自1958年来,兴建水库25宗,总库容800万立方米,建水电站5座,保障用水需求。
土地资源1995年耕地35089亩,2017年常用耕地26894亩,红树林1700多亩,生态与农业并存。
矿产资源冯家湾一带蕴藏钛矿,资源潜力待发掘。
行政区划截至2020年,下辖1个社区、16个行政村,镇政府驻会文镇。
人口民族2010年总人口30644人,2019年户籍人口31410人,年龄结构均衡,侨乡特色鲜明。
经济综述2001年生产总值4.5亿元,2015年跃升至19.2亿元,2016年达20.7亿元,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,经济活力四射!
第一产业冬季瓜菜种植1.1万亩,常年蔬菜0.3万亩,产值超6000万元。海水养殖面积1.3万亩,孵化场687家,渔业产值6.8亿元,就业5040人,热带经济作物丰富。
第二产业1995年企业800多家,产值2484万元;2002年侨资企业238家,创汇80万美元;2017年工业企业45个,规模以上2个,产业多元化发展。
第三产业2018年综合商店或超市32个,商业网络完善。
文化名称由来“会文”意为文人会集,20世纪20年代为驿站,后形成墟集,文化底蕴深厚。
中山公园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,纪念孙中山的亭子独具特色,6柱撑穹顶,镶12星图案,碑刻“国父遗嘱”,历史感浓郁。
十八行村传统民居以扇形十八行院落闻名,高低有序,房屋相连,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,景观独特。
交通公路交通:海南环线高速、文博高速和201省道贯穿全镇,四通八达。
公共交通:2011年末日发公交16班次,客运量480人次,出行便利。
社会教育事业
1995年有中学1所、小学21所;2011年幼儿园5所,小学11所,初中1所,入学率100%,教育体系健全。
文化事业2002年16个村委会建文化室,政府投入60万元,文化科技娱乐一体化,群众活动丰富多彩。
医疗卫生1995年中心卫生院1所,医疗站13个;2011年医疗机构1个,病床40张,卫生人员47人,新农合参合率100%,健康保障到位。
基础设施2016年投入资金推进光纤入户、农网改造、道路扩建等工程,水利建设投资2405.1万元,乡村道路、路灯完善,生活条件大幅提升。
社会保障2016年扶贫资金支出31.5万元,完成危房改造189户,新农合参合25974人,劳动力转移826人,培训639人次,民生保障坚实。
旅游旅游资源丰富:冯家湾海滩、十八行村古民居、白延墟南洋建筑、万亩椰林和红树林,等你来探索!
乡村旅游点获得荣誉参考资料 >
海南省文昌市会文镇.博雅地名分享网.2024-03-07
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.国家统计局.2021-06-04
【发现文昌】会文镇:钟灵毓秀的侨乡.文昌发布微信公众号.2024-03-07
政府信息公开年报.文昌市人民政府.2024-03-07





发表评论